小小根霉菌,酿酒大功臣

都说“万紫千红惹人醉,一朝霉变讨人嫌”,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霉变反应,比如米饭放久了会馊,馒头放时间长了会酸,水果长时间不吃也会霉烂……小小的根霉菌无处不在,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。但也正是这种不讨喜的霉,在酿酒过程中功不可没。

“霉”霉,字从雨,从每,即真菌、霉菌,是生长在各种有机物或生物体表面的絮状物,根霉菌就是其中的一种。根霉就是有根的霉,整体形状就像蒲公英一样。 根霉有匍匐菌丝,呈弧形,无色,菌丝长而大量生长,向四周蔓延。孢子囊刚出现时为白色或者黄白色,成熟后变成黑色。孢子囊中的孢子成熟以后,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随着气流飞散、再生。

“曲” 曲,是制酒的原动力。制曲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专业术语叫“穿衣”,就是指制曲时,霉菌生长于曲胚表面的状态,具体来说则是霉菌着生于大曲表面出现的白色絮状物,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。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存有疑惑:为什么制茅台酒曲的小麦不用蒸熟?酒曲为什么一定是块曲?茅台酒制曲采用生小麦,是因为酒曲微生物根霉菌能产生较强的分解生淀粉的酶,可以迅速将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糖,提供根霉及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及能量。

此外,很多种微生物,尤其是有害细菌,不易在生料上繁殖,这就为根霉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。人类食用谷物是由粒食到粉食,酒曲则是从散曲向块曲发展,酒曲中的霉菌也是由散曲中的米曲霉发展为块曲中的根霉,这是因为根霉糖化力高,淀粉利用率高,有庞大的酒化酶系。

另外,根霉菌是嫌气性细菌,块曲组织紧密,通气性不好,有利于根霉菌的生长和繁殖,根霉菌就成了优势菌群。酒曲是茅台酒酱香的主要来源,根霉菌及其他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和反应,将高粱中的淀粉分解成糖,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,糖和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酱香的挥发性物质,即芳香族化合物。

茅台酒的口感受醇、酸、酯影响,而这些物质的产生则受根霉菌的影响。根霉将淀粉质原料糖化的同时也能产酒精, 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乙酸等有机酸。茅台酒有机酸的含量高,尤其是乙酸和乳酸。根霉的产酸能力强, 在适宜的有氧条件下可将80%的糖转化成酸。根霉所产的脂肪酶能催化酯的合成,具有较强的酯化能力。在发酵的过程中,根霉对乳酸、乙酸与乙醇进行催化,产生风味物质如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等短链脂肪酸酯,这些有机化合物正是茅台酒酒体醇厚、口感优雅细腻重要原因。

由此可见,根霉菌这种酒曲微生物已是制曲和酿酒的灵魂和原动力。制曲为酿酒,润物也有声,正是大家平常看不起、瞧不见、甚至是讨厌的根霉菌在为我们酿制着茅台这杯琼浆玉液、在书写着酒类文化的不朽传奇!